乳液的制備技術一般比固態膏霜困難,因為乳液應同時具備良好的流動性和穩定性,如何才能使乳液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呢?那么我們就需要了解一下乳化劑的作用原理,及用量和配比及檢驗乳液的穩定性等。小編認為乳液的穩定性與生產設備也有很大關系,一臺質量上乘的真空均質乳化機,為你解決許多難題。
1.1乳化劑的作用原理
乳化劑能吸附在相界面上形成界面膜并使乳狀液穩定。其作用表現在:
- 降低界面張力,使分散體系的勢能下降;
- 在界面上形成韌性或高黏度界面膜阻止碰撞而引起的液滴聚結;
- 當乳化劑分子帶有電荷時,使液滴表面帶電形成雙電層,減少液滴接近和碰撞而聚結的幾率[1]。
以下主要應用HLB值乳化劑選擇法,研究乳化劑的用量、配比及加入助劑對硅油和白油體系穩定性的影響。
1.2乳化劑用量和配比選擇
1.2.1以HLB值為依據選擇乳化劑
HLB值反映了親水與親油這2種相反的基團大小和力量平衡,乳化劑提供HLB值(混合乳化劑是由加合法求得HLB值)與油相所需HLB值相等。研究發現,乳化劑和油相的HLB值相同只是乳液穩定性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P1。
以HLB值為依據選擇乳化劑見公式1)
HLB=HLBa x A% +HLBb xB% +HLBc xC % 1)
乳化劑選擇的一般原則,意凱乳化機小編建議使用復合乳化劑。復合乳化劑一般由水溶性和油溶性乳化劑組成,2種乳化劑分子間的作用增強了界面膜的機械強度,改變界面膜的物理性質。如聚氧乙烯脫水山梨醇單油酸酯(油溶與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水溶),由聚氧乙烯山梨醇酯與水能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而它的親油基比親油性強的山梨醇醋更多的伸向水相,使二者的親油基在界面膜上相互更接近形成比單獨使用時更強的界面膜。
1 2.2乳化劑用量及配比
乳化劑的用量對于乳化機乳化效果和乳液穩定性影響較大,用量過小穩定性差,用量過多雖可以降低表面張力,但泡沫增多,黏度增大,乳化效果反而不好[31,故而乳化劑的用量對于乳化機加工乳液的穩定性有較大影響。
HLB值不能夠完全體現乳化效率的高低,因此增加乳化劑用量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乳化劑用量并不能提高乳化效率。這點任智等人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乳液穩定性HLB規則研究中得到證明。
1.3助乳化劑
助乳化劑在一般乳液體系對乳液的穩定性起到積及的作用,研究表明,復配后的乳化劑乳化能力雖然大大增強,卻對乳液穩定性的貢獻有一定的限制,加入少量的穩定劑或助乳化劑后,體系穩定性大大改善%助乳化劑使體系穩定的原因:
- 形成更小的珠滴
- 能提高界面膜的強度,使界面不易破裂;
- 能吸附在液滴表面,阻止液滴間的聚結作用,從而促進乳液穩定存在。
在文獻中有關于添加助表面活性劑降低油/水界面張力、增加界面膜流動性、調節HLB值的作用的報道。也有文獻指出,脂肪醇等極性有機物具有較小的親水端基,能與界面吸附層中表面活性劑形成復合物”,使界面膜強度大為提高。
常用的助乳化劑有多元醇類,如:正丁醇、乙二及甘油等;有極性物質,如:脂肪醇、脂肪酸及脂肪胺等;也有高聚物,如:明膠和蛋白質等。
高聚物助乳化劑對乳狀液穩定性影響的作用機理是,乳狀液的分散液滴表面吸附高聚物時形成高分子突出部分叫附層有阻止液滴間的聚合作用而使乳狀液穩定。AT物分子的突出部分是有起到有效位阻穩定作用的部分。
一些助乳化劑的水溶液中存在晶狀結構,當把油相分散在表面活性劑液晶相中時,形成油分散在表面活性劑液晶相中的乳狀液,在這種結構中表面活性劑在油滴表面形成定向排列結構,充分發揮表面活性劑W低界面張力作用,并使界面膜的強度增加。當形成油/層狀液晶乳液,外觀為透明凝膠狀時,向此乳狀液中加人水,即可生成細微油珠分散在水中的0/W型乳狀液。
1.4 乳液穩定性的檢測方式
乳液穩定性可通過不同方式測定。一些研究中,通過測試乳液固含量、轉化率和凝膠率來考察乳化劑的選擇及乳狀液的穩定性或通過測試乳液的吸水率、黏度及光吸收率等進行考察,而最簡單、最基本的考察方式通常有:靜置試驗、凍融試驗、離心分離及粒度分布等丨111。
溫度耐受性試驗,即通過體系的熱負荷變化,了解乳狀液中的絮凝、聚結變化的趨勢以判斷乳狀液的穩定性,包括高溫加速試驗法、低溫加速試驗法、高溫-低溫循環加速法及凍結-融解試驗法。
高溫加速試驗法的保存溫度為40度,保存時間為6周~12周;高溫-低溫循環加速法是-18°0/24h ->40^C/24h,交替變化3次;凍結-融化法是將乳狀液冷卻至凍結,然后升溫使乳液融化,反復循環,觀察乳狀液對分層的耐受能力。
離心分離是利用大體系所受重力的方法,使珠滴上浮或沉降的速度加快的試驗方法:離心分離加速試驗可對同種乳化劑配制的乳狀液進行穩定性比較。
以上信息同無錫意凱真空均質乳化機小編整理,轉自《日用化學品科學》